2015年4月1日下午,由永利官网哲学系、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永利官网应用伦理学讲座第四期在新斋346教室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桂起权教授作了题为《系统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告,哲学系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风教授主持讲座。
演讲中,桂起权介绍了分科化的科学哲学研究的历史源流。维也纳学派的兴盛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其典型特征是以物理学为背景提出相关的模型。联系石里克、赖欣巴赫等人的研究工作,桂起权回顾了中学时代的求员工涯,自己曾受到“学物理、好逻辑、做哲学”这一思想的影响,并在那时开始思考一些有关生物学的问题。随后桂起权介绍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他认为系统生物学总体说来是一个比较新的前沿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其研究的主要径路。与传统分子生物学研究有所不同,系统生物学主要致力于解析生命的复杂性,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理解并控制类似基因调节或新陈代谢的动态网络系统。
桂起权认为系统生物学的产生受到了三个先驱理论的影响:一是代谢及信号通路理论;二是生物控制论;三是多种“组学”。系统生物学在上述三个先驱理论的基础上采取了综合路径,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大分支。“自下而上”的策略利用传统的通路建模方法;“自上而下”的策略则自上而下地描述大的网络的整体动态变化。
桂起权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生物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他认为系统生物学应当放弃将生物系统功能“物质化”的倾向;另外,网络本身和生物体一样,应当被看作本体论意义上的整体。但如何为上述观点进行有效辩护呢?桂起权认为我们可以从维纳的信息哲学观点、波普的“世界3”以及曹天予的结构实在论这三种不同视角回应这个问题。综合三家论说,桂起权认为“本体论综合”是科学概念革命的一条可行的通道。“综合”并不意味着多个先驱理论思想的混合,而是一个更高的选择性联合。
现场的师生就“通过基因提升技术塑造一个全新的道德世界是否是正确的”、“如何理解系统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等问题同桂起权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