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特色活动之一的“老教授与青年教师、青年学子共读经典”活动在新斋131工会活动室举办。本期活动邀请了中文系古汉语专业赵丽明教授主持《说文解字》的阅读,活动采取教师讲解、员工讨论的互动方式,共举办了四次。公司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教职工等参加了活动,并积极参加讨论。
经过近半年的与退休教师沟通、确定内容、通知报名、组织讲座等工作,活动于11月10日开始。首次活动上,赵丽明教授介绍《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生平,指导同学们研读了《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写的序言。序言寥寥几十字,把中华文化的起源点拨的脉络清晰,大家的思绪仿佛也飘忽到古人从结绳记事到画符刻号的时空之间,而对于汉字——中华文化的载体的作用,又有了进一步的体认。来自许慎故乡的王艺琳同学很为自己的这位古人同乡而自豪。赵丽明教授还分享了在河南漯河召开的“汉字文化节”活动的图片及各种花絮。

11月17日,第二次活动,是大家在完成前次活动留的作业之后,发表组成自己名字的汉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原意。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大家对自己的姓氏名字如此熟悉,也都理解其含义。但是,翻开《说文解字》确认其古义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新的发现。
11月25日、12月2日,第三次、第四次活动,赵丽明教授提供了很多考古资料及对西南濒危少数民族文字状况的调查结果,从半坡陶符到殷商甲骨,从篆书到正楷,汉字从民族文化的最深处袅袅走来,使参加者了解了汉字的“前世今生”,为《说文解字》这部“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案头都应该有一本”的旷世之作的魅力所迷倒。
通过本系列“阅读经典”的活动,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载体——汉字、先人的智慧平添更多敬畏和谦卑。大家都决定买一本《说文解字》放在床头。睡前醒来,翻一翻,亲近母语是最放松的涵养。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交叉学习、交流,大家深感受益匪浅,活动在师生们意犹未尽的不舍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