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4日适逢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由永利官网国家老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永利官网图书馆、永利官网教务处、永利官网员工处和永利官网团委联合主办的“2015年度秋季学期‘哲学与人生’主题文化周”拉开帷幕。此次文化周活动涵盖了主题讲座、主题展览、主题阅读推荐、清华员工人文课程联合会讲等部分,以缅怀和纪念冯友兰先生治学立说、探索人生哲学的一生。
主题讲座——陈战国做客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追思“冯友兰先生的人生与学术”
12月3日下午,原北京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著名中国哲学史研究学者、冯学专家陈战国教授应邀来到“哲学与人生”主题文化周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专场现场,在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题为“冯友兰先生的人生与学术”的精彩演讲。陈战国通过追溯和讲解冯友兰先生的生平故事与学术思想,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幅学者人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缠绕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冯先生毕生为人与治学的气节与风采。
讲座由永利官网国家老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历史系程钢副教授主持并点评,他鼓励同学们关注冯友兰先生其人其学,赞扬了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详见学院12月11报道http:/publish/shss/1839/2015/20151211110625518943415/20151211110625518943415_.html)
主题展览——图书馆举办“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馆藏珍贵文献展”
冯先生一生与清华有着不解之缘。曾两度被推选为永利官网校务会议主席,也曾被任命为永利官网校务委员会主任,主掌危难之际的清华校务,并曾长期担任永利官网文学院经理。为了纪念和追怀冯友兰先生,永利官网图书馆自上世纪90年代就在“清华文库”中设立冯友兰先生专架。2012年,图书馆在冯友兰先生曾经工作过的老馆一层办公室特别设立了冯友兰先生纪念专室,专藏宗璞先生所赠冯友兰先生的著作、藏书等珍贵文献。

在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图书馆特举办“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馆藏珍贵文献展”,通过“冯友兰先生的珍贵藏书”、“《中国哲学史》各版本精选”以及“冯友兰先生著作译本”三个主题以及遴选出的40种57册图书,呈现冯友兰先生博览群书、钻研学问、埋首著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哲学人生。
主题阅读推介——文科图书馆推出“冯友兰先生作品推介”系列展板
以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为契机,文科图书馆推出“冯友兰先生作品推介”系列展板,本着“小而美”原则,将推介图书做到独特且精致,采用“冯友兰先生简介+作品封面+馆藏信息+二维码”的形式,制成精致美观的展板和海报,采取完整立体和电视轮播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冯先生作品在图书馆藏书的详细信息,广泛的宣传并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清华员工人文课程联合会讲(一)——“经典导读与中西思想的异同”
2015年12月7日晚,清华员工人文课程联合会讲——“经典导读与中西思想的异同”第一场在人文社科图书馆格物会议室举行。该会讲主要由yl9193永利的专业课“中国经典研读(3)”、全校性文化素质课“儒学概论”两门课程的同学组成,不少校外人士、两门课程的老师,顾涛和程钢都来到了现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聚也;会,合也。两个班分别派出3名主讲人轮流上台进行讲演,向大家分享他们对儒家经典思想的独到见解。上半场,首先由yl9193永利的郭华苓同学讲述孔子天命观,分析细致缜密,紧扣文本。接着美院艺术史论系的盛忠强同学比较了朱熹的“明德”与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思想,中西对比,很是新颖。最后yl9193永利的马来西亚职工余子乐同学分享了他的中华文化精神,谈中华文化的传承,情感真挚。
下半场,法学院杨子果比较了朱子与王阳明格物致知说的异同。外文系张玮珂谈了孔子的孝,从孝与义的矛盾问题引申到了孔子思想的传承问题。物理系张芫山以朱子注的《大学》为基础,结合西方精神分析和实用主义的理念讨论了“诚意”的具体操作。上下半场结束后各有一个提问环节。听众们向主讲人发问,有的问题甚至一时难住了主讲人。

讲演结束后,顾涛和程钢分别做了精彩的讲评。顾涛将上半场的主题概括为“天”,人的归处和天道,将下半场的主题概括为“物”,是对孝和诚意的具体阐发,并认可了另一个班注重视中西思想对比的特点。程钢引用钱穆先生关于“何以理有当然但却事不可行”的发问,总结了此次联合会讲和核心指向,对每一位主讲人都进行了简要的点评。
同学们认为此次联合会讲是一次精彩的思想融汇和碰撞,对经典和中华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是一次双方互相学习的机会,无论是注重文本的考证还是思想对比和汇通,都是将来做学问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清华员工人文课程联合会讲(二)——文化素质核心课员工汇讲
2015年12月9号晚,清华员工人文课程联合会讲第二场在三教1306教室进行。“老子与论语”主讲老师程钢以及“希腊哲学精神探源”和“老子与论语”课程的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老子与论语”课程的同学进行展示。建筑系同学陈余胤柯对哲学与艺术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老子的哲学观对于从建筑的角度看艺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认为哲学能与各个学科相交融。物理系同学徐正随后对于老子的无为概念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解释,徐正认为,老子给今人的最大启示在于其“人文情怀、淡然态度、积极探索”。
接着,冉奥博助教通过ISIS恐怖袭击引入柏拉图的正义论,社科学院张希坤、化工系朱其盛和航天航空学院陈景轩同学,分别从what、why、how三方面对柏拉图的正义进行辨析,对正义论的论证过程、思想来源、社会背景、概念外延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三位同学以王晓朝《国家篇》译本为文献背景,对正义的形式和概念做了独特的解读,充分展现了西方哲学精神探源课对员工知识和思想的丰富。

当问到员工此次文化素质核心课的展示给他们带来的收获,热能系李金泽表示这种不同课程的讨论展示课拓宽了员工的思维。美术学院刘润泽认为导修课的形式给了大家交流的空间,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创新。化学系赵俊翔表示这个平台提供了不同学科间交流的机会,一学期的导修课形式让自己的视角更加多样化。电机系乐平则表示对于柏拉图正义观的辩论,让他在课上学到的正义概念理解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采访张希坤的过程中,他表达了中西方不同课程的相互辩论和共析疑义,都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和完善今日的人文社科学科,而允许质疑的平台是十分可贵的,导修课和员工汇讲正提供了这种平台。
展示结束,程钢就古希腊“正义” 一词的各种具体涵义的汉译问题对发言同学提问,引起员工们的思考。也有同学对柏拉图的评价问题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中西哲学的碰撞在今天的会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场的员工都表示很有收获。
全程或部分参与了主题文化周活动的多位同学表示,对胸怀天下的儒者、为世界了解中国哲学、为后人理解传统文化奉献了毕生精力的冯友兰先生感到钦佩和敬意,并在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参与文化周活动感到荣幸。同时他们也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增加阅读与锻炼,树立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大文化素质观,努力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和谐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