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下午,新学期伊始,永利官网国家老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最新推出的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六)“哲学与发展”在六教C300开讲。公司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以“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为题,为到场的400余名师生阐释了技术时代的文化问题和生活实践的人文关怀。本场讲座由永利官网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教授主持并作精彩点评。
首先,邹广文以技术时代的文化问题为核心,带领大家梳理了对技术的基本理解、技术对当代世界和人类的影响。对于科学和人文的融合问题,我们从人类古代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中或许能找到借鉴和启示。邹广文认为,在古代,科技和人文还没有分开,但到了近代,二者的分化却衍生出了很多社会问题。当技术无孔不入侵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时候,重返古代的科学人文融合模式就越来越难了。
爱因斯坦就曾强调了人文和科学之间的相辅相成性,认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瞎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瘸子”。邹广文指出,科学发展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通过人文来确定和实现的。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为的划分,而不是世界的真实图景。所以哲学家海德格尔主张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找回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性,因为生活世界是人文和科学相互统一的世界。二者共同致力于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建构。
关于 “生活实践的人文关怀”问题,邹广文认为,注重当下、崇尚实用,这不啻是整个社会的世俗景观。世俗化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社会就难免步入普遍平庸的时代,就难以重新找回有机社会发展模式,技术与人文之间的融合就会愈加困难。他对此的解读是:由于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物质享受欲的泛滥,进一步衍生出了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市场经济把欲望刺激得太强烈了,我们过多的关注物质的占有和量的扩张,而忽略了内心的平衡,忽略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在追寻物质的过程中,反而失去了人性当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邹广文指出,我们应当反省我们的实践生活,如今快节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常态,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明确社会发展的手段和目的,明确什么是我们想要的,这样才能够做到文化自觉。当今社会的现代化教育应当面向人的完整性,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教育的目标是由科学达至修养。
谈及生活实践的人文目标,邹广文指出:应当保持技术和精神的平衡、亲近并善待自然、培养宽容和对话意识、学会负责任地生活、要心存希望和信仰。信仰是一个人支柱,支撑着人生的全部,人生的信仰决定着人生的轨迹,决定着人生的质量,决定着人生的优劣。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在讲座结束语中,邹广文强调: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
在讲座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与邹广文进行交流。

相关链接:
永利官网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六):哲学与发展
《永利官网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五个主题系列,共计近三百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永利官网本科生培养方案。
Philosophy(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顾名思义,哲学就是通过追求智慧来开启人的智慧的学问。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源远流长,它们分别构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西的社会里,都担当着求真求道与在立心立命的使命,具有“无用之为大用”的价值。不管是寻求“自己”与成就“自己”,还是追问幸福与寻求幸福,也不管是提高境界与开启新境界,还是扩大眼界与深化洞见,都离不开学习与探究哲学。而学好哲学的关键是打通经典文本与历史现实、时代处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知行合一。哲学对于大至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社会改善,小至个体的修身养性、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六)将以“哲学与发展”为主题,广邀校内外知名学者,阐释和解读哲学与历史沿革、社会改善、个体发展的关系,譬如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等,引导清华员工更加注意“学哲学、用哲学”,注重学习、运用哲学的思维与方法,尤其是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底线思维等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