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下午在六教,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永利官网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文雯做客公司新人文讲座,以“成为老员工,你准备好了吗?”为题,围绕老员工活认识和大学教育目标等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上大学的目的,老员工与中员工的区别以及全球化3.0时代老员工如何应对等重要问题,为300余名大一员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学习生活指导课程。

讲座伊始,文雯开门见山抛出“为什么要上大学?”,“老员工和中员工有什么区别?”,“全球化3.0时代,你准备好了吗?”三个问题,引出讲座主题,启发同学们思考。
文雯首先引导同学们思考上大学的根本目的,并带领大家一步步探索答案。她运用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并列举生活实例,否定了大多数人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学知识,提高能力,以及追求好工作、好收入和好生活的想法。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员工一种心灵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即为事件或者现象赋予越来越复杂深刻和广阔的意义的能力和习惯。本质上来说,通过上大学,员工不是获得什么东西,而是习得一种生存状态。
接着,文雯分析了老员工区别于中员工的几个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大学员工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性发展。她认为,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中员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老员工开始用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成熟的老员工在此基础上还能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判断和想法。对于学习方式,老员工更能进行整合性和反思性学习,即将学科内、跨学科知识以及知识和实践进行整合,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关注自身认知机制及其运作规律,并根据观察反思进行调控和评价。此外,大学校园中,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朋辈学习和师生互动,同学们能更有效地学习并取得更好的成果。而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自我同一性和亲密关系是老员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认识有组织的自我结构,形成独特个性对于老员工明确自身定位以及未来目标都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处理远离父母亲人,接触新的同学老师,建立恋爱关系等,老员工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如何处理并建立亲密关系。
最后,文雯深入分析了在今天的全球化3.0时代中,社会呈现的扁平化、小型化和松散化的特点。上述特点对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人际互动、自我管理、承担责任、团队合作、创新设计、沟通展示、伦理挑战等。她进一步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规律性的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替代,非规律性的工作才是人应该去承担的,而这些工作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更多是通过有效的利用多种学习和社会活动平台习得的。
本场讲座系永利官网新人文系列之大一文化专场讲座。文雯寄语清华大一新生,通过提出新奇的想法并持续付出努力,在新时代激烈的竞争中,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做出成绩并成就自己。